注:OKCHEM所有的官方邮件只从 ***@okchem.com, service@mail. okchemvip.com, 或 notifications@edm-okchem.com. 发出,非此三者发出的其他邮箱若有冒充OKCHEM名义的,请大家多加警惕!

首页 > 行业新闻
巴斯夫全新抗氧化剂装置二期在上海漕泾基地落成投产

巴斯夫全新抗氧化剂装置二期在上海漕泾基地落成投产

● 新合成装置将为中国快速增长的抗氧化剂市场提供支持 ● 世界级生产装置,年产能达42,000吨 12月17日,巴斯夫在上海漕泾基地的全新世界级抗氧化剂装置二期正式投产。该装置的二期工程包括用以生产抗氧化剂 Irgafos® 168和 Irganox® 1076的合成装置。随着二期工程竣工,该装置的年产能将达到42,000吨,主要服务中国客户。 巴斯夫特性化学品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欧达富(Hermann Althoff)表示:“当公司最初决定新建装置来支持巴斯夫不断增长的抗氧化剂业务时,我们就寻求以快速、安全、高效的方式完成建设。新装置采用了最高效的生产工艺,旨在满足环保高标准。该装置位于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的巴斯夫漕泾基地,同样位于上海的巴斯夫研发中心能为聚合物生产商和加工工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设计和运营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该装置一期工程包括液体抗氧化剂生产装置、颗粒形态生产装置和粉末混合装置,已于2019年1月正式投产。这是巴斯夫首次使用模块化概念建造装置,在短短10个月内建成项目,仅为现场建设所需用时的一半。在短短230天内,巴斯夫在基地之外预制了10个装置模块,每个模块的重量高达440吨。模块预制完成后经由东海和长江24小时航运到达基地,之后仅用时五天便完成现场组装。 装置的可持续性运营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有的抗氧化剂装置相比,新装置的工艺技术能耗强度较低,每生产一吨产品产生的废物更少。例如,该装置的大部分工艺用水将重复利用于生产,并使用了新的干燥技术来减少固体废物。 归功于这些工艺特点,该装置最近获得了上海市政府5000万元人民币(约合650万欧元)的拨款。这笔资金源自2015年设立的一项计划,旨在推动上海工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鼓励在上海的公司投资有益于环境的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抗氧化剂有助于防止塑料在高温加工环境下发生热氧化反应。氧化会造成材料冲击强度和伸长率下降、表面开裂和变色。在生产、加工和使用的某一个或多个阶段,几乎所有聚合物材料都会发生氧化降解反应。 巴斯夫的生产网络遍布全球,是唯一在亚洲、欧洲、北美和中东地区均拥有塑料添加剂生产基地的供应商。 来源:PUWORLD

2019-12-18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将成中德合作重要基石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将成中德合作重要基石

“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化学品市场之一,也是巴斯夫在全球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巴斯夫位于广东湛江的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将让我们所有人感到自豪,同时也将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基石。”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首席技术官薄睦乐23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首席技术官薄睦乐 郭军 摄 当日,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巴斯夫广东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在广东湛江东海岛正式启动,该项目从去年宣布筹建到正式启动,仅用时16个月。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基地。“它将推动湛江成为世界一流的化工产业集群,并在不久的将来为湛江、华南乃至全亚洲的经济增长提供助力。”薄睦乐说。 “记得在去年,我和同事与湛江市政府官员正是站在这里,拿着望远镜眺望湛江美丽的海岸线,那一刻我们知道,这里就是巴斯夫新一体化基地的家。”薄睦乐表示,得益于中国不断开放的政策,巴斯夫这样的跨国企业得以在此独资兴建一座一体化综合化学生产基地,“湛江贴近海岸线,有优越的深水港湾,非常便利我们从海外进口原材料,同时把我们部分产品输出到东盟各国。” 更为重要的是,巴斯夫希望通过湛江基地补全在华南地区的产品和价值链布局。薄睦乐表示,一些华南地区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现在还需要从外省或其它地方输入,随着湛江一体化生产基地的开工,将来巴斯夫能够满足本地客户对创新以及原材料的需求,这对巴斯夫是一个重大的机会。 薄睦乐指出,目前中国的化工产业产值占全球的40%左右,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接近50%,“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能够在这里有所作为,成为中国化工市场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贡献者的原因。”。 薄睦乐表示,巴斯夫并不担心短期经济波动对战略投资的影响。化工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长达五六十年,驱动其长远战略投资的决定因素是市场的基本面,“中国的基本面非常好,我们相信中国市场的潜力,它未来对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会更大。” 正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巴斯夫不断扩大在华投资。薄睦乐介绍说,广东一体化生产基地到2030年的投资金额将达到100亿美元。之后,还会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当地的投资。除了湛江一体化生产基地外,巴斯夫计划扩建在南京的研发基地,今年3月在上海启动了抗氧化剂的生产。研发布局方面,巴斯夫在上海研发园区的投资累计已接近2亿欧元,同时新开设了亚太区汽车应用开发中心和工业催化剂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1-26
巴斯夫塑料添加剂助力改进水下电缆护套生产工艺和功能

巴斯夫塑料添加剂助力改进水下电缆护套生产工艺和功能

印度领先的海事和船舶电缆制造商和出口商Siechem Wires & Cable使用巴斯夫量身定制的塑料添加剂产品组合制造水下电缆,其中包括Irganox® 系列抗氧化剂,以及Chimassorb® 和Tinuvin® 系列光稳定剂。添加剂在稳定水下电缆护套的生产工艺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巴斯夫亚太区特性化学品部高级副总裁欧达富(Hermann Althoff)表示:“塑料行业需要使用塑料添加剂才能实现产品在具体应用中的理想性能。巴斯夫塑料添加剂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有助于让各类塑料产品更经久耐用,并提升其耐候性。水下电缆合作项目就是很好的例子。” 现代深水光缆由数对毛状玻璃纤维、一根铜导线和钢丝强化膜组成,且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护套。Siechem采用电子束(EB)交联工艺制造高性能电线电缆的HDPE护套。 高能电子交联工艺有助于提高塑料产品的热力、化学、屏障、冲击等机械性能,以满足电线电缆行业客户的应用需求。 在聚合物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有助于优化其交联效率,提高产品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巴斯夫塑料添加剂溶液可添加到树脂中,有利于颜料的进一步分散,并在造粒和挤压过程中确保加工稳定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聚合物在加工阶段和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均可得到保护。 来源:巴斯夫中国

2019-11-06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缘何“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缘何“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投资总额高达100亿美元的广东一体化生产基地、在上海新建创新园、从球鞋到汽车涂料等领域“多点开花”……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可谓中国市场的“活跃分子”。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为何这家全球化工巨头依然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柯迪文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道出缘由:“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成为石化领域领先者的企业而言,中国市场是必须参与的市场。从我们的实际行动可以看出,我们对中国的布局是长期的。” 受汽车行业等主要客户需求减弱影响,今年上半年,巴斯夫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约28亿欧元(1欧元约合1.1美元),同比下降35%。尽管感受到市场的“阵阵寒意”,巴斯夫位于中国广东的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推进速度丝毫没有放缓。  这一项目投资总额为100亿美元,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巴斯夫在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巴斯夫全球首个采用最新智能技术的新型一体化生产基地。  巴斯夫与中国市场的渊源颇深。20世纪70年代,巴斯夫正式开始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开展了第一次合作;20世纪80年代,巴斯夫成为化工领域最早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外资公司之一。  进入21世纪,巴斯夫进一步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以上海为例,巴斯夫在上海不断加码研发投入。2012年,巴斯夫投资5500万欧元设立了上海创新园,研究重点为先进材料、工艺工程和环境催化剂。2016年,巴斯夫再投资9000万欧元用于建设上海创新园二期项目,将先进材料与系统研究全球总部迁至上海。2019年,坐落在上海创新园的巴斯夫全新汽车应用研发中心和工艺催化研发中心投入运营。每一次扩建就意味着巴斯夫进一步向中国市场贴近,朝新领域延伸。截至目前,巴斯夫上海创新园投资总额约为1.8亿欧元,拥有超过700名研发人员。上海创新园逐渐成为巴斯夫全球和亚太地区的研发枢纽。  此外,2018年巴斯夫宣布在广东建设一体化生产基地,并于同年与中国石化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南京合资经营的大型一体化基地规模。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速度超出所有人预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占全球化工市场份额的40%,未来将进一步增长,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柯迪文坦言。 除了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让市场更开放、更透明的政策也成为巴斯夫加速布局中国的“催化剂”。受益于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发布,巴斯夫广东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得以成为中国第一座由外国公司独立投资并运营的大型化工综合基地。与此同时,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让企业对深入参与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来源:新华网  

2019-10-10
巴斯夫将扩建安特卫普一体化基地的环氧乙烷及其衍生产品联合装置

巴斯夫将扩建安特卫普一体化基地的环氧乙烷及其衍生产品联合装置

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战略,巴斯夫将扩大比利时安特卫普一体化基地的环氧乙烷及其衍生产品的产能。预计总投资将超过5亿欧元,可使相关产品的产能增加约40万吨/年。巴斯夫石化产品部门总裁Hartwig Michels说:“通过此次大幅扩张产能,巴斯夫将能够满足欧洲地区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投产。该扩建项目包括投资建设第二条世界一流的环氧乙烷生产线,包括扩大纯化环氧乙烷的产能。 该项目还包括根据环氧乙烷生产线的扩建情况投资建设几个环氧乙烷衍生产品装置。这些衍生产品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汽车用乙二醇醚以及其他各种下游烷氧基化物。巴斯夫护理化学品部门总裁Ralph Schweens说:“扩建项目将大幅增加我们行业领先的烷氧基化物产品组合的供应,我们的客户将因此受益。”巴斯夫高性能化学品部门总裁Anup Kothari解释说:“扩大甲基三甘醇(methyl triglycol)产能后,我们将能够支持欧洲和亚洲市场对高性能制动液不断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汽车采用巡航和距离控制等系统。这些汽车需要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保持优良性能的制动液。” 巴斯夫在欧洲的安特卫普和路德维希港拥有环氧乙烷工厂,年产能合计达84.5万吨。巴斯夫是该地区最大的环氧乙烷衍生产品生产商。环氧乙烷的主要衍生产品包括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乙二醇醚、聚醚多元醇以及其他用于各行业的特种产品,比如家庭和个人护理、工业应用和汽车行业。 来源:巴斯夫

2019-10-09

订阅行业新闻 不要错过我们的每日更新

会员权益

邮件咨询

电话咨询

0571-28103240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