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OKCHEM所有的官方邮件只从 ***@okchem.com, service@mail. okchemvip.com, 或 notifications@edm-okchem.com. 发出,非此三者发出的其他邮箱若有冒充OKCHEM名义的,请大家多加警惕!

首页 > 行业新闻
“停工令”又来了!为期6个月!涉及28个城市!

“停工令”又来了!为期6个月!涉及28个城市!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停工令”。 意见稿称,2020 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年、关键年,2019-2020 年秋冬季攻坚成效直接影响 2020 年目标的实现。据预测,2019-2020 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偏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进一步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压力,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抵消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意见稿中对于攻坚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对于化工行业VOCs排放等做出了规范。另外对于各省市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做出了安排部署。 此次专项整治的时间为2019年的10月1号到2020年的3月31号,共计6个月。 那么停工令涉及到哪些地区?今年的停工又有什么新变化?各大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停工令”涉及到哪些地区? 此次停工令涉及到的城市包括: 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简称“2+26”城市。 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雾霾天气最为严重的时候,现在国家的二轮环保依旧在进行之中,全国各地的环保督查让空气有了明显的改善。 今年的政策有哪些变化? 停工限产重点一 钢铁、焦化、砖瓦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其他城市限产比例不得低于30%。 停工限产重点二 2019年9月底前,各地完成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排查工作,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 停工限产重点三 自2019年10月1日起,严格执行砖瓦、钢铁、石化、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铝)、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停工限产重点四 据了解,近日生态环境部还通报了各地2019年上半年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 今年前6个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72192份,罚没款金额585030.78万元,处罚力度较大的有江苏、广东、河北和山东四省。如今新停工令来袭,想必此次督查力度更为加大。 来源:微LINK化工

2019-09-19
复合肥市场秋季肥仍有机会,后期秋冬环保及企业开工率等因素将影响市场

复合肥市场秋季肥仍有机会,后期秋冬环保及企业开工率等因素将影响市场

对于复合肥市场经历了第一轮秋季肥收款工作后,目前多数复合肥企业已开始发货,主要发货地区仍然是长江以北和中原附近地区,但与7月初相比,多数复合肥企业新单收款进度十分缓慢,尿素在低位盘整,下游观望心态严重,那么秋季肥是否还能再火一把呢? 首先,第一波秋季肥备肥量不足,还有剩余需求空间。7初第一波秋季肥企业收款结束,部分出台爆品的复合肥企业收款尚可,但也未能全面覆盖,而正常出台秋季肥价格的复合肥企业收款情况比较一般,根据中国化肥网调研发现,中原局部地区的秋季肥备肥不足,一部分经销商尚未开始准备备肥,面对近期的化肥行情的不稳定,多观望犹豫为主,所以后期8月底9月初秋季肥需求还有一部分剩余空间。 其次,环保步步加紧,复合肥企业库存压力并不大。近期山东、两河等地区环保安检比较严格,多数复合肥企业开工受限,同时市场发货需求不大,所以短期来看,多数复合肥企业暂无库存压力,但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若后期9月份大阅兵,环保安检继续持续或者力度增强的话,不排除在9月份秋季肥第二波需求集中启动之时,存在货源紧张的情况。 再次,尿素期货有所期盼,后期不确定因素还很多。尿素期货即将启动,后期效果还很难确定,毕竟尿素的操作盘子还是比较大的,若能稳定尿素价格或者带动价格上涨的话,对后期秋季肥或者冬储的化肥行情都会多多少少带来一丝希望,另外每年下半年和冬季都是环保最严格的时期,开工受限,各种因素的叠加,也许会给秋季肥带来火一把的机会。 来源:中肥网

2019-08-20
环保数据造假将被严厉追责!江苏拟“明令禁止”这 14 种行为

环保数据造假将被严厉追责!江苏拟“明令禁止”这 14 种行为

环保数据造假令人深恶痛绝,江苏对环境数据监测监管将再 " 加码 "。3 月底前,《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条例》拟明确 14 种禁止篡改或伪造监测数据行为。同时,对部分违法违规行为做了法律责任设置。有篡改或伪造监测数据行为的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将被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吊销资质证书。 明确 14 种禁止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行为   环境监测数据极其重要,它们代表着山水林田湖草的 " 健康状况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失真问题,造成不良影响。此前,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谈及监测数据造假时,明确表示 " 深恶痛绝 "。他表示,要采取三方面措施,让造假行为 " 不敢、不能、不愿 "。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正在征求意见的《条例》对数据造假也有明确规定。《条例》单列了 " 质量保障 " 一章,对质量保障机制、行政干扰环境监测行为、篡改和伪造监测数据行为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此外,对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进行了详细规范。   对于数据造假行为,《条例》还专门列出了 14 种禁止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行为,包括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不真实记录或者选择性记录原始数据;篡改、销毁原始记录,或者不按规范传输原始数据等。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干扰,《条例》对公职人员也提出了 " 禁止行政干扰环境监测行为 " 的明确要求,比如,不能擅自决定变更监测站点等。为此,《条例》还特别提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工作人员应当如实、完整记录、完整保留国家工作人员干预环境监测的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   数据造假不仅要罚款,还会被吊销资质   值得关注的是,《条例》不仅列出了明令禁止的数据造假行为,还本着 " 重典治污 " 的原则,拟设置责令改正、罚款等经济制裁措施。   比如,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有以上 14 种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行为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资质认定部门吊销资质证书,并处约定监测费用十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罚款。   而公职人员如利用职权或者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限制、阻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执法等干扰生态环境监测的行为,将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建立环境监测档案,违法行为列入 " 黑名单 "   为杜绝数据造假行为,《条例》还提出信用管理和行业自律。其中,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用监管制度和信用管理信息平台。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评级和动态管理,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违法行为和处罚结果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就是说,如有监测机构或者从业人员产生违法行为,将被纳入信用管理 " 黑名单 "。   另外,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条例》明确,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归档留存监测任务合同、监测报告、原始记录及报告审核记录。生态环境监测档案的保存期限应满足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   监测信息除了要存档,还要向社会发布。《条例》提出,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和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禁止下列篡改或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   (一)未经批准部门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监测点位或者故意改变环境监测点位属性的;   (二)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三)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源净化设施,使生产或污染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稀释排放或者旁路排放,或者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规范的排污口排放,逃避自动监控设施监控的;   (五)破坏、损毁监测设备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采样管线、监控仪器或仪表以及其他监测监控或辅助设施的;   (六)更换、隐匿、遗弃监测样品或者通过稀释、吸附、吸收、过滤、改变样品保存条件等方式改变监测样品性质的;   (七)漏检关键项目或者无正当理由故意改动关键项目的监测方法的;   (八)改动、干扰仪器设备的环境条件或运行状态或者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监测设备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或者人为使用试剂、标样干扰仪器的;   (九)未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自动监测设备暗藏可通过特殊代码、组合按键、远程登录、遥控、模拟等方式进入不公开的操作界面对自动监测设备的参数和监测数据进行秘密修改的;   (十)不真实记录或者选择性记录原始数据的;   (十一)篡改、销毁原始记录,或者不按规范传输原始数据的;   (十二)对原始数据进行不合理修约、取舍,或者有选择性评价监测数据、出具监测报告或者发布结果,以至评价结论失真的;   (十三)擅自修改数据的;   (十四)其他涉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     来源: 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3-20
国内化塑企业将迎来四大环保风暴!

国内化塑企业将迎来四大环保风暴!

2019年的春节已经过去,各行各业都要重新进入工作状态,环保风暴也将来了!     一、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前段时间,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明确强调,将从今年开始启动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为期4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都将纳入督察范围。这些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毫无悬念。     据了解,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督察小组初步确定,相关的督察人员调度正在进行中。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中央一声令下,几大督察组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动,再次掀起轰轰烈烈的绿色风暴。     二、蓝天保卫战     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将是关键性的一年。在春节之后,蓝天保卫战工作继续推进,生态环境部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路径。     具体来看包括:散煤治理稳步推进、实施柴油车污染治理行动攻坚方案、相关行业加速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强化VOCs治理、重点区域秋冬季污染防治延续,以及“散乱污”企业打击和治理等。     三、碧水保卫战     几日前,生态环境部对外通报,2018年开展的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成绩斐然,完成了99.99%的工作任务,保证了5.5亿人的饮用水安全。春节之后,碧水保卫战将更进一步的扩大和纵深。     长江修复、黑臭水体治理、渤海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多项攻坚行动将批次展开,饮用水水源地环保工作还将继续推进,范围更大,手段更强硬,惩罚更严厉,确保真正打赢碧水攻坚战。     四、净土保卫战     土壤污染防治已经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春节以后,这部法律的落地实施将成为环保工作的中心。根据可靠消息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配套细则将陆续出台,有关的治理行动也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2019-02-28
环保也是生产力

环保也是生产力

  近日,记者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京宝焦化有限公司看到,一名员工在生产现场用容器接了一杯工业废水直接喝掉。   “通过超滤装置,我们对微生物进行截留,将里面悬浮状态的东西澄清,再经过反渗透装置进一步处理,把有害离子去除掉,这样出来的水就可以直接饮用了。” 京宝焦化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兴生对记者说。   技术创新支撑安全环保   “作为焦化企业,公司自2009年建厂以来,积极引进前沿先进技术、一流装备,涌现出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安全、环保保障能力和经营效益。” 京宝焦化总经理李二军表示。   据李二军介绍,该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负责人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制定了《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工艺技术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去年年初,为鼓励和带动全员投入科技创新工作,该公司首次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评聘管理办法(试行)》,对获得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每月奖励200~1000元。与此同时,该公司去年共申请到河南省节能减排资金300万元、平煤神马集团科研资金2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和工艺改造。   “我们针对深度处理中因预处理工序催化氧化系统出水杂质含量高、悬浮物多、不能长期连续运行等问题,进行焦化废水中水回用系统优化的研究与应用,决定对现有深度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王兴生说,此工艺可连续运行稳定可靠,清水回收率高,运行费用低,彻底解决了处理后的生化废水外排、干熄焦制脱盐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外排等问题,实现了焦化废水循环再利用。   据介绍,2017年以来,京宝焦化先后荣获平煤神马集团双创成果一等奖1项,集团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技术创新累计增效700余万元。   处理后废水浇花浇地   传统焦化企业留给人们的印象不仅是脏、乱、差,而且工人基本都是“煤黑子”,给生态环境和工人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们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多项环保改造升级项目,使公司向资源节约型、节能清洁型、环境友好型的花园式、现代化企业迈进了一大步。”李二军说。   据介绍,京宝焦化自建厂以来,从项目设计施工到生产运营,一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将项目的环保效果作为关键考虑因素之一,积极引进前沿先进技术、一流装备,努力提升公司环保管理水平。   据了解,京宝焦化焦炉主体采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WKD6050-D型捣固焦炉,是当时国内最先进、最节能环保的炉型。企业先后投入环保资金3.5亿元,上马了2万平方米干煤大棚,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水质标准,可以用来浇地、浇花。   “尽管如此,公司的环保状况仍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日益严格的环保指标要求,烟道气治理相比上级指标还有一定差距;废水虽然能做到不外排,但压力仍然很大。”李二军说。   据了解,该公司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相继投入2.2亿元,用于环保项目建设及环保设施改造升级,去年又重点推进绿色企业创建工作,持续不断地提高减污、控污和环保管理水平。   “三废”治理做到3个率先   去年以来,京宝焦化在原有污水处理站的基础上,又投资560万元对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进一步提标改造。目前,这套装置每小时处理生化水70吨,取得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清水60吨,供给干熄焦锅炉用水和循环水补充用水。通过“生化+过滤+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经河南豫洁源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可作为锅炉制水的优质水源使用。   据李二军介绍,京宝焦化在“三废”治理上做到了3个率先:2016年在平顶山市焦化行业率先进行焦化废水深度治理,使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达到系统回用标准;率先采用烟道气脱硝超低限值新技术,建设烟道气脱硝消白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节能环保项目,使各项污染物控制达到超低排放;率先实现氮氧化物可降至20毫克/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降至5毫克/标准立方米、烟尘降至5毫克/标准立方米。   “生存必达标,发展必绿色。对一家焦化企业来说,环保也是生产力。因为,谁解决了环保问题,谁就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二军说。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19-02-19
陶氏化学携手海洋保护组织启动绿色水域环保活动

陶氏化学携手海洋保护组织启动绿色水域环保活动

       陶氏化学公司(陶氏)正在与世界各地的相关机构及海洋保护组织(Ocean Conservancy)合作,由公司员工及其家人、朋友与客户一道,在全球50多个地方参与海岸和水域废弃物清理活动,引导公众关注海洋塑料污染问题。        该项废弃物清理项目名为“#Pulling Our Weight”,鼓励每名参与者在当地的水域和社区清理至少四英磅废弃物。四英磅是每人每天产生废弃物重量的全球均值。上个月,4500多名陶氏员工及其家人、朋友与行业同仁和陶氏客户一道参与了废弃物清理活动,创造了公司历史上单项活动陶氏志愿者参与度之最。        陶氏包装与特种塑料业务全球总裁Diego Donoso表示:“今年,陶氏志愿者参与的废弃物清理活动数目超过往年,陶氏全球各地员工以及陶氏大家庭成员的全情投入使我备受感动。在亚洲、非洲、欧洲与美洲,我们从当地水域清理的垃圾目前已超过四万英磅。陶氏正在为建设更加洁净、健康的海洋环境而#Pulling Our Weight,我们也鼓励大家积极加入到我们的这项活动中来。”        陶氏首席执行官Jim Fitterling表示:“陶氏一直以来都在为海洋保护组织发起的‘国际海洋清洁日’及诸多减少海洋塑料废弃物的努力提供支持。塑料或其他废弃物不应属于海洋或其他自然环境。陶氏正在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行业领导者在全球及当地开展合作,实施技术创新,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对现有废弃物进行清理并对防止废弃物进入环境的倡议提供支持。”        陶氏正在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携手推进塑料领域的循环经济。废弃物管理基础体系不完善,废旧塑料随意处理,导致大量塑料废弃物流失到垃圾填埋场和自然环境中。针对塑料从设计到处理的生命周期进行适当管理将使塑料的诸多社会、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同时使我们的海洋和江河免遭破坏。        Jim Fitterling表示:“推进循环经济是陶氏‘2025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对塑料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去向进行研究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业务机会之一。回收塑料并将其回复至初始状态以获取内含能量,或将废弃塑料制造成鞋、建材、服装等有价值的新产品,这些都是塑料循环经济现有的可行方法。”        此次#Pulling Our Weight项目,陶氏与海洋保护组织获得了陶氏四个重要客户的支持——为我们的全球废弃物清理活动提供通过认证的收集袋。在北美,制袋商Polykar、包装材料制造商Winpak与陶氏合作,为海洋保护组织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废弃物清理活动制造了27万个收集袋。在欧洲,陶氏与欧洲回收公司GCR以及西班牙包装材料制造商Plasticos Romero合作,为海洋保护组织在墨西哥、葡萄牙、非洲及关岛等市场的废弃物清理活动制造了12.8万个收集袋。这些收集袋由再生塑料制成,并采用了陶氏的RETAIN增溶剂技术 来源:慧聪化工网

2018-11-22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距离“双11”已经过去数日,不少消费者多也收到了自己所购买的商品,在狂欢的购物高峰过后,我们得到的除了实惠的商品,还有亟待回收的“快递垃圾”。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正如去年,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成交额也依旧是同比去年增长不少,天猫在16小时内完成了去年“双11”交易总额,京东24小时下单金额累计突破千亿,苏宁易购4秒交易额破亿元,50秒破10亿元。巨大的成交量也让这几天成为全国快递行业的“年度大考”,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1日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13.52亿件,同比增长25.12%;全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4.16亿件,同比增长25.68%,预计今年“双11”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快件业务量将超18.7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5%。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在购物的高峰过后,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大批“快递垃圾”。     一个普通的快件,根据商品种类的不同,一般会有塑料袋、封套、快递胶带、包装箱以及编织袋五大类包装。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早在两年前,我国快递包装塑料袋使用量就已达147亿,包装箱达88亿,快递胶带3.3亿卷。尽管近几年在有关部门、企业和一些组织的的号召下状况有所改观,但形式依旧严峻。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同巨大的消耗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低的回收率,根据数据显示,在一些地区,对于快递塑料包装的回收率甚至还不到10%。     对于网购的消费者来说,快递的包装一到手里就宣告它使命的结束,多数消费者在拆开包装后都基本会选择将其直接扔掉,而一些商品过度包装或是商家为了保护商品而放入如泡沫塑料或充气塑料袋,更是使得扔掉的塑料垃圾多了不少,尽管近年来不少地区都在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在一年比一年多的“快递垃圾”面前显得依旧杯水车薪。     根据一些废品回收行业和物流行业的人士表示,目前除了纸箱和一些编织袋,多数如塑料包装袋、胶带等快递废弃物都基本被作为垃圾填埋货焚烧,再度被利用的仅有一小部分。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一边是无法抑制的增加量,一边是回收体系的尚不完善。在逐年增加的消耗量面前,打造一条对这些“快递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的生态链条才是上上策,而这其中不仅是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责任,消费者同样需要为之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针对消费者随意将塑料包装等“快递垃圾”随意丢弃的现状,有学者提议在消费者下单的时候,商家或是物流公司收取一定包装费,等到消费者确认收货后将包装盒或包装袋送到指定的回收地点回收来收回此前购物时的包装费。同时,针对近些年来一些企业所使用的生物降解塑料,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处理上有特殊性,在没有很好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与之配套的情况下,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使用后的生物降解包装不能回到属于它的地方而是和其他的塑料垃圾一样被填埋焚烧处理,那样既达不到原初的目的,又使得消费者承担了较高的成本。     在每年的“双11”过后,我们关注的更多是平台的成交额和自己究竟省了多少,却没有仔细关注过,在我们疯狂“剁手”的狂欢后,还有大批亟待回收的“快递垃圾”。 “剁手”狂欢的背后 是亟待回收处理的“快递垃圾” 来源:慧聪塑料网

2018-11-16
阻击微塑料污染,可以这样做

阻击微塑料污染,可以这样做

  “双11”刚刚过去,电商销售创下新纪录,但因物流产生的塑料包装品大规模使用,是否也刺激到你的神经?   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整个海洋、湖泊、土壤甚至空气中,都潜伏着微小的降解塑料。从浮游生物到蚯蚓,从鱼类到人类,都逃脱不了吞食微塑料的命运,整个生态系统都受到严重的健康威胁。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和国家地理研究院的科尔·德威说:“肯定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科学美国人》杂志日前撰文称,材料科学家和化学家认为,改变材料本质和回收方法,将从根本上解决因广泛使用塑料引起的后顾之忧。   微塑料污染将成大问题   随着塑料产量的指数级增长——从1950年的200吨到如今每年3亿吨,到2050年预计每年达到330亿吨,微塑料污染现象将日趋严重。   为了控制微塑料带来的污染,全世界必须采取三个主要步骤:在短期内,社会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物品使用,比如水瓶、塑料购物袋、吸管等;从中期来看,政府需要加强垃圾收集,防止塑料垃圾从垃圾箱到垃圾填埋场期间泄漏到环境中,并建设回收系统以提高回收率;从长期看,科学家需要设法将塑料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可以再制造成新的塑料或其他材料。   目前来看,限塑令是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卓有成效的方法,有限的证据证明,塑料碎片确实因此有所减少。但实施限塑令的政府仍然要同步考虑:这些举措的成本和效益是否合理,替代材料可能有何环境影响等等因素。   此外,包装行业更广泛使用的塑料聚合物,特别是用于建筑、电子产品和织物的一次性包装中,都发现了微纤维,而这种微纤维被证明是最普遍存在的微塑料污染形式之一。   回收的难题,源自过度设计   在欧洲,塑料回收利用率为30%,而在美国只有9%。据德威介绍,英国的废物管理系统设计得很好,但利用率却令人担忧。在许多西方国家,被丢弃的塑料已经无处可填。   一些专家认为,改善回收利用的一个关键方面是设计产品,使其更容易回收利用。塑料一般通过粉碎,将其熔化并模塑成新塑料,实现再次利用。但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灵活性或耐久性,通常会加入其他化学品,或者简单地添加颜色,这都会使其难以被再利用,甚至降低了再生塑料的质量。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生物学家理查德·汤普森说:“即便是最方便回收的聚合物,也因为设计阶段考虑不充分或不恰当,让它们失去了回收价值。”   作为潜在补救措施,汤普森引用了日本科学家的观点——塑料瓶中使用的所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都应是透明的,透明PET比添加颜色的更容易回收,继续循环再利用。   要生物降解,更要化学拆解   多年来,材料科学家一直努力制造生物降解塑料,但很多标记为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实际上只能在专用设施中高温加热才能分解。   伯明翰大学化学家安德鲁·多夫及越来越多的材料科学家提出,通过对塑料进行物理回收,再进行化学拆解,以去除所有回收塑料的污染杂质。例如,将PET分解成最基本分子,分离出添加的化学物质,以提供重构原始聚合物的结构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塑料将成为永久的原材料。   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清理微塑料废物的方法,因为塑料颗粒很小且性质各异,而它们所嵌入的生态系统又是如此巨大。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可以分解某些类型塑料的酶和细菌,但是仍需要弄清楚如何利用这类酶和细菌,才能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产生温室气体等。   塑料没有理由不参与无限循环   多夫说:“塑料没有理由不参与无限循环,人们只是没有看到它的价值。”   对于无法轻松分解成最基本分子的聚合物,多夫认为,应该至少将它们化学分解成可用于不同目的的分子,比如用于燃料或药物生产等。理想状况下,科学家会设计出不需要过多严苛成分且不太昂贵的化学反应。这将为目前几乎没有价值的塑料废弃物带来价值。   然而,燃烧或直接扔进垃圾填埋场之类的操作,显然要便宜得多,这恰恰就是问题的核心。   “从廉价塑料废弃物中创造出高价值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就是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多夫如是说。 来源:科技日报

2018-11-16

订阅行业新闻 不要错过我们的每日更新

会员权益

邮件咨询

电话咨询

0571-28103240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