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OKCHEM所有的官方邮件只从 ***@okchem.com, service@mail. okchemvip.com, 或 notifications@edm-okchem.com. 发出,非此三者发出的其他邮箱若有冒充OKCHEM名义的,请大家多加警惕!
“腐植酸水溶肥产业在中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进程中,起步早,发展快,亮点多,成为水溶肥领域的一颗明珠。特别是在当前“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的新时代背景下,腐植酸水溶肥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大,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近日,在京召开的“首届走进腐植酸水溶肥新时代论坛”上,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名誉会长曾宪成如是说。 数据统计表明,截至2019年5月16日,农业农村部登记腐植酸水溶肥产品2853个,涉及1913家企业。这些企业是腐植酸水溶肥产业的国家队,也是推动腐植酸肥料行业发展的先锋队。其中,2018年呈现井喷式增长,产品登记数量达1348个,企业917家。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表示, 近年来,腐植酸水溶肥料发展迅猛。国际和国内政策环境对腐植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耕地质量提升、土壤修复治理、减肥增效、水肥一体化过程中,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要不断提升腐植酸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腐植酸在促进作物生长、改良修复土壤等方面的机理研究,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推广应用,腐植酸水溶肥将大有作为。 要让好产品发挥更大作用,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汪洪提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与品质、经济利润、农业生产持续与环境健康以及农产品安全”等目标,建议农业农村部开展肥料登记管理,直接审批满足标准《NY 1106-2010》的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同时,应加强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作用机理、使用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生产技术,建立科学合理施用技术规范,加强肥料市场监管,保障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水肥一体化作为农业“一号技术”,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也认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国家提出2020年前,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2000万亩。到2022年,创建150个节水型灌区和100个节水农业示范区。巨大的市场必将产生大量的需求,加快含腐植酸水溶肥的研发与推广,要多生产出水溶性好、溶解速度快、与灌溉水相互作用小、腐蚀性小、配方合理、价格适中的腐植酸水溶肥料。 从政策到市场,从管理到技术,与会专家对腐植酸水溶肥的发展寄予厚望。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秉强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腐植酸结构性与根系调控”的研究,从微观角度证明了小分子腐植酸调控根系生长与活性的效果更好,为腐植酸具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活性的作用给出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腐植酸作为一种具有多维空间结构的复杂的大分子有机弱酸聚合物,含有20多种官能团。这无疑为腐植酸水溶肥产品专一化、差异化、多元化开发提供了广阔的条件。例如,农用腐植酸营养效素产品技术服务供给体系中盐基腐植酸、黄腐酸,腐植酸、黄腐酸,以及腐植酸氮、腐植酸磷、腐植酸钾,腐植酸钙、镁、硫,腐植酸锌、硼、铁、钼、锰、铜,腐植酸硅、腐植酸硒、腐植酸铬等衍生产品,为腐植酸水溶肥品种多样化、效能稳定化、易用化、高效化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近5年来,伴随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很多新技术应用到腐植酸水溶肥的提取、制备、加工等工艺之中。例如,腐植酸萃取-烘干一体化设备,高塔工艺,光辐射、超声波、微波技术等,大大提升了腐植酸水溶肥产品的工艺和技术水平,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伴随产业科技前行的脚步,腐植酸水溶肥产品必将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其发展潜力巨大。 腐植酸水溶肥产品经过田间的检验,已被市场广泛接受。其功能集植物生长调节、营养补充、抗旱节水(抗蒸腾)、抗寒、抗涝、抵御病虫害、提高品质(如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糖类等含量,降低重金属、亚硝酸盐、残留农药等含量)、环境友好于一身,被行业誉为“水溶肥料王冠上的明珠”。 来源:中国新型肥料网
6月28日,越南胡志明国际农业展览会Agri Vietnam 2019在OKCHEM团队的努力工作中,落下了帷幕。 此次OKCHEM携供应商淄博韦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衡阳百赛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和交城县鼎鑫肥业有限公司联合参展,并取得了预期的成绩。 作为越南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展览会,AGRO VIETNAM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OKCHEM展位接待的客户主要是来自越南、英国、阿联酋、印度等国家,同时我司还接待了一些来自中国国内的供应商客户。 三天展会下来,通过客户的接待和产品市场的交流,我们掌握了农业最新发展动态及买家需求信息,对越南农化市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有了更深刻的规划。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在越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肥料进口市场,且越南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增长迅速。这样一蕴藏着无限商机和巨大开发潜力的是市场,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迅速进入及开拓越南市场。 OKCHEM越南办事处将继续做好本地化运营,深耕越南市场,拓宽渠道,带领更多中国企业更好的进入越南乃至东南亚市场。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18年度山东省淘汰落后产能情况的公告》。名单包括80家企业,地炼、肥料在内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占比超过60%。按照《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印发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18年度全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下表中标红企业为农化企业。 2018年度山东省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落后生产线(设备)型号及数量 产能 产能单位 1 淄博乐山工贸有限公司 2台2吨中频炉、1台一机一流连铸机、1套轧机和卷弯机 75 万件 2 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65万吨/年常减压装置一套、40万吨/年常压装置一套、45万吨/年常压装置一套 150 万吨/年 3 山东万通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80万吨/年重交沥青装置一套 180 万吨/年 4 山东银鹰化纤有限公司 2台抄纸机、破碎机1台、筛选机1台、磨浆机1台,挤压机一台 0.05 万吨 5 昌邑富民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圆网印花机3台,定型机6台,蒸化机3台,水洗机1台,退煮漂联合机1台,500万大卡油炉3台 2000 万米 6 昌邑市润通纺织厂 601纺纱机 0.04 万吨 7 莱芜钢铁集团新泰铜业有限公司 4万吨/年硫精矿制酸项目包括沸腾炉(F=13m2,ф7134*16395)、余热锅炉、旋风除尘器(F=47㎡)、电除尘器、文氏管(Φ450)、填泡塔、电除雾器(120)、干燥塔(Φ1700)、转化器、吸收塔(Φ1700)等共计170余套设备 4 万吨 8 张金和石灰窑厂 石灰土立窑4个 0.8 万吨 9 书堂旺村北石灰窑 石灰土立窑4个 1 万吨 10 沂水同发矿业有限公司 淘汰生产线5条,淘汰鳄破、筛选设备等20余台。 30 万吨 11 沂水恒昌覆膜纸厂 膜纸生产线二条 300 万张 12 沂水县兴达机械有限公司 淘汰铸造生产线:铝壳无芯中频电炉、空气压缩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等17余台。 0.11 万吨 13 高庄镇天桥石子矿厂 非金属矿石开采、破碎、筛选、加工生产线 30 万吨 14 临沂润地矿业有限公司 棒磨机5台、振动筛10台、圆锥破3台、额破2台 20 万吨 15 沂水县西泉庄建材厂 砖瓦24门以下轮窑、普通挤砖机、SJ1580-3000双轴、单轴搅拌机、SJ1580-3000双轴、单轴搅拌机、SJ1580-3000双轴、单轴搅拌机、SQP400500-700500双棍破碎机、1000型普通切条机、100吨以下转盘式压砖机 1500 万块 16 沂水永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黏土沙芯铸造工艺生产线1条、酸洗铸造工艺生产线1条 20 万件 17 沂水建博健身器材厂 黏土砂干型/芯铸造工艺、无磁轭(≥0.25吨)铝壳无芯中频感应电炉1台 0.03 万吨 18 西崖石子厂 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振动筛、筛选机、皮带输送机、装载机、运蔬车辆等30余台 10 万吨 19 临沂祥钰日化有限公司 淘汰年产4万吨洗衣粉生产线1条。 4 万吨 20 沂水金地硅砂有限公司 淘汰硅砂生产线1条 20 万吨 21 山东粮华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1台套 2 万吨 22 兰陵县晟润高分子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1台套 1 万吨 23 山东金麦源生态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1台套 10 万吨 24 山东丹化肥业有限公司 年产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 5 万吨 25 临沂玉山轮胎有限公司 轮胎翻新生产线1条 5 万条 26 临沂金磺玉蓝土壤改良生物有限公司 工业硫磺粉生产线1条 3 万吨 27 临沂市罗庄区湖滨化工厂 工业硫磺粉生产线1条 4 万吨 28 山东德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DOPO阻燃剂生产线 0.2 万吨 29 临沂益康有机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微生物菌肥生产线 0.03 万吨 30 临沭县富来漂白制剂有限公司 次氯酸钠漂液、次氯酸钙漂液(20000吨/年次氯酸钙、6000吨/年漂白粉、10000吨/年次氯酸钠项目) 3.6 万吨 31 临沂新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碱性离子钙 0.04 万吨 32 临沂市金诺尔生态化肥有限公司 有机肥10万吨/年 10 万吨 33 临沭雅利涂料有限公司 化学溶剂及涂料6000吨/年 0.6 万吨 34 山东中科绿宝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有机肥料3万吨/年 3 万吨 35 临沭盛业肥料厂 单一肥(钙镁肥)2万吨/年 2 万吨 36 山东肥霸王化工有限公司 复混肥料5万吨/年、有机肥料3万吨/年 5 万吨 37 临沂金宝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有机肥料3万吨/年 3 万吨 38 山东福尔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肥料5万吨/年 5 万吨 39 山东金山化肥有限公司 复混肥料20万吨/年 20 万吨 40 临沂金仕达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00吨/年氟气、30吨/年氟化石墨、10000吨/年氟化塑料、50吨/年氟试剂(4-氟-1,4-二叠氮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项目 1.018 万吨 41 临沂市金山化工有限公司 3000吨苯甲醛 0.3 万吨 42 临沭县清研复合油有限公司 无铅复合汽油(1万吨/年) 1 万吨 43 山东奥丹尼化肥有限公司 复混肥15万吨/年 15 万吨 44 临沂昊彩涂料有限公司 粉末涂料;4000吨 0.4 万吨 45 山东宝元肥业有限公司 复混肥5万吨/年 5 万吨 46 临沂方正化学有限公司 复混肥10万吨/年 10 万吨 47 临沭县佳禾肥料厂 有机肥料3万吨/年 3 万吨 48 临沂鼎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有机肥料5万吨/年 5 万吨 49 山东三宝生态化肥有限公司 复混肥料5万吨/年 5 万吨 50 临沂西蒙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8万Nm3/d沼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8 万吨 51 临沂和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单一肥(钙镁肥)2万吨/年 2 万吨 52 临沂碧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剂2万吨/年 2 万吨 53 临沂盛博生物制剂有限公司 活性钙助剂 1 万吨 54 临沭县昌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氯化钙5万吨 5 万吨 55 临沂金盛元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有机肥料3吨/年 3 万吨 56 费县大陆阀门有限公司 淘汰年产1万吨阀门生产线,包括3T冲天炉4台、脱硫除尘器4台、5T行车4架、燃煤静电喷涂生产线1条、燃煤喷漆生产线1条、老式车床、老式钻床等设备一批。 1 万吨 57 临沂中鲁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8万吨苯加工蒸馏仓生产线7条 附属设备70台套 8 万吨 58 山东巨能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年产1万吨有机肥生产线 1 万吨 59 临沂荣达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1.1万吨氯化聚乙烯生产线 1.1 万吨 60 恒拓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0.6万吨氯化聚乙烯生产线 0.6 万吨 61 维尔雅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0.5万吨气雾杀虫剂生产线 0.5 万吨 62 临沂市伊人日化有限公司 年产0.3万吨甘油生产线 0.3 万吨 63 山东久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0万吨甲醇生产线,5万吨乙二醇生产线 15 万吨 64 聊城市开胜物资服务有限公司 硫酸铵生产线1条 600 吨 65 聊城大美涂料厂 涂料生产设备 2000 吨 66 聊城市乙炔气厂 年产4万瓶乙炔生产装置 4 万瓶 67 山东润源实业有限公司 曲轴普通车床2台 5000 支 68 山东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连杆钻孔线 设备:Z535钻床20台套 50 万条 69 三和集团 九华八色机头及烘房2箱1800型 1台,还原蒸箱1600型2节,反应釜 3个,蓝光机1台,整纬机1800型 3台,水泵7台 - - 70 山东恒发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卫生巾生产流水线3条、护理垫生产流水线2条 500 万片 71 临清市鸿基集团有限公司 退火炉(1)、烘干炉(1) - - 72 山东鑫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QC12Y剪板机1台、Z3035*10摇臂钻床1台 - - 73 信力达木业有限公司 多层密度板生产线一条 10 万立方米 74 茌平县山江工贸有限公司 荧光增白剂生产线 600 吨 75 山东富润达润滑油有限公司 加热炉1台/吨 1 吨 76 山东高唐永旺食品有限公司 封箱机、打码机各1台、人工锡纸封口机4台、人工封罐机5台 - - 77 高唐县茂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密炼机、滤胶机、挤出机、挤出线、扎胶机、电炉各1台,开炼机、 硫化机各3台,接头机5台 - - 78 山东明胜纺织有限公司 络筒机1332MD 35台 - - 79 单县协欣纺织有限公司 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各40台 2000 万米 80 单县利顺纺织有限公司 B311、B311C型精梳机各3台 1000 万米 来源: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并购及联盟仍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 超级巨头加速平台打造及生态布局 - “研发+产品+渠道” 日企之坚守及致胜根本 - 善于化挑战为机遇 印企有望日益崛起 - 数字农业迈入“深度”和“广度”双维拓展的新时代 编者按: 历时5年,全球农化行业的规模化并购即将画上阶段性的句号。对于新生的超级巨头来说,并购整合之后的协同效应将日益释放,而由此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将日益凸显。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数年,中小型企业间的并购及与大公司的联盟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超级巨头将更加专注于平台及农业生态圈的打造,甚至突破边界、赋能行业新生态。在此过程中,始终专注于创新、匠心打造精品的日本农化企业,未来有望继续主导农化新产品的开发;而善于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并能做出快速响应,进而化挑战为机遇的印度农化企业,有望日益崛起;而贯穿整个行业发展的数字农业有望迈入“深度”和“广度”双维拓展的新时代。 并购及联盟仍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自2014年起,受气候变化、农作物价格下跌、汇率波动、全球农业经济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农化巨头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在此期间,陶氏杜邦率先完成合并,并将其农业事业部命名为科迪华™农业科技(Corteva Agriscience™);中国化工集团业已完成对先正达的收购;拜耳也将孟山都收入囊中;巴斯夫完成了对拜耳系列业务及资产收购,正式进入种子、非选择性除草剂等专业领域,并将其作物保护部更名为农业解决方案部;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的合并,以及印度 UPL对爱利思达的收购即将完美收官。为此,此轮历时近5年的农业投入品行业的规模化并购即将画上阶段性句号。通过并购,企业将自身业务向上下游或其他领域进行延伸,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与多元化业务发展,增强盈利能力;而有些公司则可能因为并购重组的拖累而走向下坡路。 对于行业来说,随着并购公司间业务交割的完成以及对相关业务的优化重组,由此所带来的“马太效应”将日益凸显,进而也推动了中小型企业加快了并购整合、合作联盟及业务重整的步伐。 相对于跨国巨头的规模化并购,中小型公司的并购目标更多的集中于对产品、技术、品牌、市场以及渠道的并购,追求协同效应。 2018年,印度农化公司Crystal Crop Protection,日本农化公司Sumitomo Corporation,美国农化公司AMVAC及Gowan公司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并购整合,以此来丰富自身的产品组合,加速公司的升级转型。可以预见,未来数年,中小型企业间的并购整合亦将成为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的最快捷的途径,同时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常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伴随着公司间的并购整合,中小型公司与大公司的战略联盟也变的日益频繁,尤其是那些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型企业更容易获得大公司的青睐,比如:在产业链的某一节点,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其地位无人能撼动,并能顺应行业的发展,保持创新及前瞻性的发展理念;亦或是在产业链的多个节点,拥有一定的优势,能够通过整合某些优势资源,来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链。比如,以色列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Evogene,凭借其独特的计算预测生物学平台就新产品开发及商业化方面,陆续与拜耳、先正达、孟山都、Corteva、巴斯夫、Embrapa、 ICL、 MBI、IMAmt、TMG等行业领先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无独有偶,农业决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Farmers Edge,凭借其在数字农业领域的独特优势,仅2018年就吸引了包括: Nufarm, Limagrain, Raven industries, Lindsay Corp, CNH等在内的数十家公司与其达成了战略合作。 超级巨头加速平台打造及生态圈布局 对于跨国巨头来说,单纯的打造价值链或者在价值链中选择位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业绩增长的需求,从目前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在搭建平台、打造生态圈。这种生态圈的打造,不单单是整合资源,而是对各方资源进行高效组合,形成良性的生态运营。从目前来看,跨国巨头对生态圈的打造主要分为以下4种方式:自行打造、全资收购、参股投资及战略合作。 近年来,他们除了规模化并购,对整个行业的生态布局也从未停歇,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生物技术领域的不断开拓以及数字农业领域的超前布局,以此牢牢把控着自身的核心优势及行业话语权。 在平台搭建、生态圈打造方面,拜耳与孟山都的践行最具代表性。二者的合并,有望进一步打造兼收并蓄的开放生态平台、聚合更多优质资源、合纵连横、突破边界、赋能农业新生态! 在新分子开发方面,受开发费用、开发周期及市场风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迫使各大公司逐渐改变了开发策略,由先前的自主研发转向更多的借助外力来联合开发,从而降低风险成本。比如在新分子开发的初级阶段,拜耳就与瑞士软件解决方案公司Genedata达成战略合作,将其产品研发流程进行数字化,从而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在新品上市时间方面抢占先机;在新产品开发的中后期,拜耳则选择与更具研发实力的日本农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率先将日本三井新杀菌剂quinofumelin的全球产品开发权及营销权收入囊中;在老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新产品开发方面,拜耳则与智利LB-Track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研发除草剂抗性杂草的快速检测方法,在产品的迭代升级方面先人一步,抢占先机。 如果说双方合作的模式为生态圈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多方合作的模式,有望将生态圈的打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2018年4月,拜耳与国际金融公司(IFC,世界银行集团成员)、Netafim(耐特菲姆)以及瑞士Re Corporate Solutions组成合作联盟,开启全球合作项目Better Life Farming,为发展中国家的小农户(耕地少于2公顷)提供全面的创新型解决方案,使其能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经营农场。通过多方合作,联盟将会考虑当地特殊的种植需要,向小农户提供涉及播种、精准灌溉、植保、财政和保险领域的综合措施,以此来打造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及盈利模式。其实,早在几年前,拜耳作物科学就开启了多方合作、打造创新良性“生态圈”的探索。2015年,为促进巴西大豆产业链的发展,拜耳作物科学联合桑坦德银行、联合利华和雅苒推出了RTRS项目。 该项目为大豆的生产方、销售方和加工方在此框架下与银行和社会组织合作,确保大豆的全球可持续种植,以及大豆行业的社会责任。该项目旨在规范全球农化品的正确使用,促进全球大豆负责任的生产、加工和贸易。 在数字农业领域,拜耳旗下气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的数字农业平台Climate FieldView还分别与AgWorks、DroneDeploy、MyAgData、Sentera和Skymatics五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新增合作伙伴的业务领域涵盖数据分析、保险申报、航空成像和无人机软件平台等。近期又与三家位于加拿大的农业技术公司(SoilOptix、A&L Canada Laboratories和AgCon Aerial)达成了战略合作,向农民推出功能强大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公司声称,目前全球数字农业的创新技术不断涌现,The Climate Corporation也会继续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为农民提供更多见解,帮助其提高产量等。2018年,孟山都还与各领域的“小精尖”公司就基因编辑技术、害虫防治方案、精益制剂技术及喷雾清洁系统方面达成了系列合作,以此来完善自身的农业生态圈。 由此可见,上述合作不但帮助公司进一步扩大了生态边界,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也助力中小型公司走向快速增长的轨道,进而完善了整个农业生态圈。 “研发+产品+渠道” 日企之坚守及致胜根本 相比行业巨头的规模化并购,日本农化公司显得异常低调,不为外界所扰,始终坚守自身的研发优势,匠心打造卓越新品;持续强化渠道建设,提升行业竞争力。 日本住友化学,作为唯一 一家没有涉足本轮规模并购潮的跨国企业,仍然能够勇立潮头破浪前行,究其原因, 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力度及增强研发实力。2018年公司相继完工了位于日本的化学研究中心和位于美国的无公害产品研究中心。在此之前,公司还建成了位于美国的新田试中心及位于拉美的研发中心。 通过在全球不断新建研发基地,提升研发能力,为创新产品的打造奠定坚实基础。据悉,住友化学研发管道中的新农化产品的商业价值潜力高达1500~2000亿日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13.2~17.6亿美元)。 卓越产品,加上稳固且强劲的销售渠道,才是获得良好业绩的关键。在渠道建设及拓展方面,除了自身的销售渠道,住友化学更多的是将其产品纳入到其他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中,从而将更多的资源聚焦于产品研发。2018年,住友化学相继将其新杀菌剂Pavecto®(metyltetraprole:苯基吡唑类)产品的销售权授予巴斯夫及纽发姆,以此来加速产品的上市。 在渠道拓展方面,另一表现比较突出的当属日本农化公司住友商事,该公司从最初的日本农化产品出口商,成长为现今业务分布于日本外33个国家的进口商和经销商。在农化品投入和服务领域,住友商事近年来频繁发起海外并购。2011年收购了罗马尼亚农化企业Alcedo S.R.L.;2015年又收购了巴西经销商Agro Amazonia的多数股权;2018年公司发起了连环收购战,相继收购了乌克兰农化企业Spectr 51%股份、巴西经销商Agro Amazôni 65% 的股份、 印度农化公司Mahindra Summit Agriscience Limited(简称“MSAS”)40%的股份,以此来增强其全球销售网路,以及开发新品及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其全球植保经销业务。此外,住友商事还收购了以色列精准农业公司Taranis,以此来进一步增强现有业务并加速Taranis业务增长。 善于化挑战为机遇 印企有望日益崛起 从AgroPages世界农化网2018年发布的2017-18财年印度农化企业TOP 20强榜单可以看出,除了Rallis India,其余公司的卢比计销售额均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然而近两年,受中国政府对农化行业环保高压政策的影响,其原材料采购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发展策略。据统计,该榜单中的过半企业均采用了后向整合的策略,不断加大对上游原材料端的投资,从而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以及终端产品供应商向原药供应商角色的转变,进而实现利润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印度公司这种能够将挑战快速转化成机遇的应变能力,很值得行业借鉴。此外,印度公司的快速成长,还表现在部分公司通过强势并购来不断完善及强化其价值链上,从而快速实现商业版图扩张。 据数据显示,位居2017年全球农化企业Top20强榜单(包含2012-2017业绩回顾)第9位的印度UPL,是近5年来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极少数企业之一。在如此亮眼的业绩下,2018年7月,UPL又以42亿美元大手笔收购了爱利思达。二者在不同地域、作物和产品方面的实力相结合可发挥出协同效应,强化其一流生产商的地位,并增强其研发实力。此外,UPL还将收购印度最大的杂交种子上市公司Kaveri Seeds以及哥斯达黎加农药企业IBC100%股权,以此来增强在相关领域及相关区域的市场份额。 此外,印度农化公司Crystal作物保护公司的表现亦另业界刮目相看。该公司总经理Ankur Aggarwal先生近期在接受AgroPages专访时表示,该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快速成长,除了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深度的分销能力与广泛的分销网络、强大的品牌开发能力、丰富的创新型产品组合、较强的产品登记能力以及稳固及长期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之外,公司近年来频繁的战略性并购也是其获得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018年,公司相继收购了索尔维旗下Cytec印度特种化学品及材料公司(Cytec India Specialty Chemicals & Materials Pvt. Ltd)的特种化学品工厂;先正达印度部分种子业务以及三个杀虫剂和杀菌剂品牌,此前公司已经收购了先正达的Proclaim, Tilt 以及 Blue Copper品牌;FMC旗下关键的作物保护产品品牌Furadan、Splendour、Metcil和Affinity Force等。在此前的2016年,公司曾收购巴斯夫的多菌灵杀菌剂品牌Bavistin,2011年,公司通过收购Rohini Seeds和Rohini Seeds以及Agritech进入种子市场。 2018年4月,Crystal向印度市场监管机构Sebi正式提交了草案文件,拟通过IPO筹集100亿卢比(约1.54亿美元)进行进一步扩张。Ankur Aggarwal进一步透露,公司还在不断评估并计划继续收购与其发展具有协同效应的业务,技术或品牌等。公司坚信,选择性收购、合作或结盟均能够快速提高其品牌竞争力,使其产品组合进一步多样化,并加强其市场地位。 数字农业迈入“深度”和“广度”双维拓展的新时代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加速融合,数字农业的发展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并逐渐迈入“深度”和“广度”双维拓展的新时代,有望带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农业变革。 “数字革命正深刻影响着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数字浪潮在即,我们将积极参与到推动下一次农业革命的宏伟进程中,” 孟山都公司亚洲及非洲区首席执行官Jagresh Rana先生在接受AgroPages专访时表示。 经过3年多的发展,孟山都旗下的数字农业平台Climate FieldView™在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应用面积已超过7.2亿亩(1.2亿多英亩),其中付费使用面积达2.1亿亩(3500万英亩) ,注册用户超10万。2018年,该平台还被拓展至欧洲部分地区,并计划在未来几年推广到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南非等更多市场。该平台能够让农民轻松地收集田间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和评估农作物长势,并通过定制施肥和播种计划来管理田间差异,优化农作物产量。此外,公司针对小农户所推出的 FarmRise™数字农业平台已经在印度实施,约400万印度农民用户加入其中,公司计划于2019年对其进行广泛推广,未来也计划在亚洲、非洲以及南美洲进行推广。 此外,围绕Climate FieldView™数字农业平台,公司通过与多家数字农业领域内的初创公司进行合作,将业务边界扩展至数据分析及共享、数据平台连接、土壤检测及分析、保险服务、航空遥感成像和无人机技术平台等,借此为农户提供更加完善及系统的服务。 随着拜耳对孟山都的成功收购,以及各大农业巨头在数字农业领域的成功践行及深度推广,数字农业的发展有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样吸引着专业的数字农业公司及风投公司深耕其中,他们的参与有望将数字农业的应用由“高端”引向“常态”,并不断的普及开来。 2018年,农业决策领域的全球领导者Farmers Edge™继推出19种新工具之后,随后宣布再推出90多种突破性的数字农艺工具,以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支持高产作物的生产。此外,公司还计划将其数据收集网络扩大到包括8,500多个气象站和2.5万个远程信息处理设备,付费产品覆盖3300万英亩。据悉,公司目前每天能够处理超过5万个字段并分析超过110亿个数据记录。 凭借庞大的数据支撑体系及专业的技术水平,Farmers Edge能够提供客观的视角,帮助种植者来制定农场管理决策。基于该优势,仅2018年,Farmers Edge就吸引了数十家公司与其达成了战略合作。一方面与业内同行联手开发出更多新型高效的精准农业工具,对现有业务进行不断的迭代升级及边界扩展,另一方面与农业公司合作,将其数字农业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帮助农民增加收益。 数字农业的蓬勃发展,同样吸引力着一大批农业初创公司投入其中,其业务范围涵盖: 农田管理(软件平台)、机器智能(硬件设备)、航空影像(无人机与卫星)、物联传感(酸碱温湿检测)、天气气候(气象信息预测)、预测模型(产量)、精准种植/施肥/灌溉/喷施及病虫草害识别等,他们在数字农业领域的探索及践行有望推动数字农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 2018 农化行业大事件盘点 并购 •拜耳正式完成对孟山都的收购 •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 •印度联合磷化收购爱利思达 •UPL将收购哥斯达黎加农药企业IBC100%股权 •UPL考虑收购印度最大的杂交种子上市公司Kaveri Seeds •巴斯夫完成对拜耳业务及资产收购 正式进入种子、非选择性除草剂等专业领域 •先正达收购拉美数字农业公司Strider •Excel Crop Care与住友化学印度拟达成合并 •Crystal再度收购先正达3个品牌 •Crystal收购先正达印度部分种子业务 •Crystal收购FMC旗下关键品牌 •Crystal拟收购索尔维在印度那格普尔的特殊化学品生产工厂 •住友商事收购巴西农资产品经销商Agro Amazônia •住友商事收购Mahindra股份, 再次拓展全球植保经销业务 •住友商事收购以色列精准农业公司Taranis •日本住友商事收购乌克兰农化企业Spectr 51%股份 •HELM美国收购巴斯夫除草剂EXTREME®业务 •SABIC 收购克莱恩24.99% 股份 •朗盛收购索尔维磷添加剂业务 •Certis Europe和Spiess-Urania两公司将合并 •北美化肥巨头Agrium与Potash完成合并 •日本曹达收购Zoetis作物健康业务 •爱利思达收购新西兰农化公司Etec •日本OAT Agrio将收购全球领先植保荷企Chrysal •日本农药公司收购哥伦比亚农化公司Adnicol 拓展拉美市场 •安道麦(巴西)收购巴西经销商Foco Agronegócios部分资产 •墨西哥化工公司Mexichem收购以色列灌溉公司Netafim 80%股份 •英国禾大完成收购Plant Impact公司 •纽发姆完成收购富美实欧洲部分除草剂产品组合 •美国Gowan收购下游巴西经销商Cross Link •先正达完成对中粮国际尼德拉种业的收购 •利民股份拟7.5-8亿收购河北威远生物等三家企业 •AMVAC收购拜耳旗下除草定业务 •美国先锋收购生物防治公司Tyratech 合作 •拜耳获三井授权新杀菌剂quinofumelin全球产品开发及营销权 •拜耳与瑞士Genedata合作,数字化作物科学研发流程 •拜耳和Ginkgo Bioworks成立合资公司Joyn Bio •拜耳与耐特菲姆及国际金融等公司就提高小农户生产力开启全球合作 •拜耳和智利LB-Track公司合作研发抗性杂草快速检测方法 •孟山都与Pairwise Plants就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加速农业创新达成合作 •孟山都和AgriMetis就创新害虫防治方案达成全球许可协议 •孟山都与Adjuvants Unlimited公司合作开发喷雾器系统清洁剂 •孟山都获制剂公司Exosect专利许可,将Entostat®技术到种子处理剂上 •孟山都与Understory合作为阿根廷农民带来天气数据服务 •孟山都与Corteva达成玉米根虫防治技术许可协议 •The Climate Corporation, Case IH联合提供双向数据共享 •孟山都数字农业平台FieldView新增 5个合作方涉及保险、无人机等领域 •拜耳旗下气候公司与合作伙伴合力推出集多功能于一体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The Climate Corp与Farmers Mutual Hail合作简化作物保险报告 •The Climate Corporation 与 A&L laboratories就土壤数据达成合作 •The Climate Corporation和AgReliant Genetics就数字农业平台之间的数据链接达成合作 •巴斯夫与Biotrigo 合作开发新的小麦技术 •巴斯夫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发耐除草剂水稻 •巴斯夫与Evogene达成新型杀虫剂合作开发协议 •巴斯夫与HitGen达成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的新药研发合作 •巴斯夫获STK 生物杀菌剂Timorex Gold®在巴西独家分销权 •Evogene与TMG就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抗线虫大豆达成合作 •Evogene和IMAmt就棉花害虫抗性问题展开合作 •巴斯夫与Evogene达成新杀虫剂合作开发协议 已经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Evogene和MBI公司就害虫防治合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Syngenta与NRGene达成研发授权协议 •安道麦与智慧农业应用开发公司Pessl Instruments建立全球合作关系 •住友化学和巴斯夫创新杀菌剂metyltetraprole递交欧盟登记 •住友化学与纽发姆将在欧洲合作营销创新杀菌剂metyltetraprole解决方案 •日本曹达与先正达就Picarbutrazox达成全球种子处理授权协议 •爱利思达获权在印度独家分销日本明治制果新杀虫剂Flupyrimin •爱利思达将在巴西分销意赛格新型Fluindapyr杀菌剂 防治大豆锈病 •住友商事与IIJ就先进农业达成合作 •纽发姆美国公司将独家分销Valent旗下IVM产品 •富美实与科汉森就研发天然植保方案达成继续合作计划 •WinField United加拿大与XiteBio Technologies达成分销协议 •阿里云携手隆平高科就AI 技术种地达成合作 •Eden Research与世科姆就葡萄杀菌剂达成独家经销协议 •陶氏与阿里巴巴就线上销售达成合作 •中国化工(先正达)携手隆平高科设立先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ertis Europe与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就创新除草剂fenquinotrione达成合作开发协议 •Fine Agrochemicals指定安道麦为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德国的独家分销商 •荃银高科进入中化时代 中化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第一大股东 •Hop Tri将在越南及柬埔寨独家分销MBI的3个生物农药产品 •MBI与AMC-TR在土耳其开展独家经销合作 •GHAC成为美国生物农药公司MBI在菲律宾的独家分销商 •广源益农获得保加利亚艾格利亚公司80%代森锰锌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 •Indigo和Mahyco成立合资企业,向南亚农民推出前沿生物解决方案 •Grupo AgroEnergía与俄罗斯公司Agroliga 签署价值460万美元接种剂供应订单 •TechAccel, AgroSpheres 达成研发合作 •Fine Agrochemicals与Belchim在塞尔维亚就三款产品达成独家经销合作 •Nichino America与PBI-Gordon签署草坪杀菌剂Pedigree™分销协议 •Ingevity 与DRT就农化业务达成合作 •Sasol 与HELM 达成长期市场销售协议 •Microsoft, SlantRange联合为农业提供物联网、无人机及先进的链接工具 •Innovak Global与Seipasa就墨西哥作物保护的发展达成战略联盟 •WinField United和XiteBio签署分销合作协议 •AgReliant Genetics与The Climate Corporation合作提供数字农业平台之间的数据集成能力 投资扩张 •孟山都参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Atomwise的4500万美元首轮融资 •安道麦位于南京的全球研发中心投入运营 •拜耳启用蒙海姆新温室 提高杀虫剂研发实力 •先正达风投投资丹麦初创公司,利用昆虫信息素进行作物害虫防控 •先正达在乌克兰开放第6个世界级数字创新实验室 •先正达携手大疆农业、广源益农就植保无人机飞防达成合作 •巴斯夫在荷兰启用最先进温室设备 加速蔬菜育种进 •阿根廷最大农化企业Red Surcos募资2.5亿雷亚尔扩产 •Certis美国新建设施竣工,将用于印楝素生物农药生产 •苏利股份投资1000万在上海设立孙公司 •日本农药增持印度Hyderabad农药公司股权至99.94% •陶氏杜邦在美国加州开设生物技术研发创新中心 •安道麦启用投资逾2000万雷亚尔的两座巴西杀菌剂工厂 •Brandt 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放新的制剂实验室 •Brandt在美国加州开放新的生产工厂 •Evogene成立农化子公司AgPlenus •纽发姆将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建工厂 •日本住友商事在印度创立农化贸易子公司 •利民股份拟出资5万美元在缅甸设立子公司 •ICL初次投资精准农业公司CropX 更名 •阿克苏诺贝尔专业化学品成立为新公司Nouryon(诺力昂) •Stockton更名为STK •SAPEC AGRO更名为ASCENZA 来源: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近年来,农化行业的并购整合、环保核查、减量提质增效、中美贸易摩擦、植保飞防等系列事件、政策,推动着全球农化行业的加速变革与转型升级,以及新周期的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全球农化行业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挑战及机遇? 3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农药工业发展国际论坛(CAC2019同期举办)有望为您揭开谜底。 该论坛以“新市场、新机遇”为主题,邀请到了海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从市场、政策、法规及未来趋势等多个层面共同分享了他们的独特见解,以期与业内同行一起共迎新的机遇与挑战。 会议伊始,德国Kleffmann集团的Bob Fairclough博士作了《全球作物保护市场的现状与趋势》的相关报告。Bob博士重点阐述了近十年来全球农药市场的变化趋势,农化行业的并购整合,重点产品的发展情况,以及驱动未来农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等,以期让业内同行对全球农化市场的发展与未来趋势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与认知。 Bob指出,2018年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实现销售额55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 该增长主要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及良好的农药市场价格。纵观整个区域市场,2018年,欧洲整体种植季延迟,随后的干旱也对该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得法国、德国、波罗的海等地区的销售额有所下降;而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日本及印度均获得了良好的增长。总体来看,亚洲市场的增长均高于其它市场。受到巴西币贬值、阿根廷气候干旱的影响,拉美地区仅获得了小幅的增长;北美农药市场销售额增长2.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虽然说北美地球的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但是被其他作物所取代。美国农民因关税政策所带来的损失,也被其政府给予的关税政策及时给弥补;非洲和中东市场,整体增长良好,尤其是南非及西非市场。土耳其因货币政策,整体呈现疲软的态势。 Bob特别强调说,2018年是亚洲之年,该增长主要由印度市场所驱动,其良好的雨季及积极稳健的农化产品价格均是其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中国市场表现良好,农药价格的上涨、零增长政策,以及中度、高度害虫的压力,拉动了市场的增长;日元的走强同样驱动了该市场的增长;而澳大利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最干燥的一年,抵消了部分上述因素所带来的增长。 最后,Bob阐述了影响农化行业增长及驱动其变革的关键因素: 行业的并购整合,更多专利期产品的逐渐过期,新分子上市速度的减缓,中美贸易摩擦,法规监管趋严等系列因素,尤其是一些颠覆性的技术,比如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新兴的分销网络、精准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以及制剂配方技术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及货币因素等。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国际交流与服务处处长吴厚斌通过详实的数据向与会者分享了中国农药进出口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吴处长首先指出了2018年农药贸易的三大特点:一、2018年农药进出口总额再上新的台阶,进出口额达85.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3%;其中出口金额从2017年的74.36亿美元增长到了80.72亿美元,增长了8.76%。农药进口总额小幅增长。总体来看,农药出口推动了贸易的整体发展;二、农药年度进出口总量再创新低,连续两年呈现下降的态势;三、我国农药进出口贸易的增速,与我国整体的进出口情况来比,增速较低。 随后, 吴处长重点阐述了农药出口的八大特点:一、出口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农药出口贸易的增长;二、原药的出口增长推动农药出口贸易的增长;三、安全环保制剂推动农药出口贸易的增长; 四、微毒农药推动农药出口增长; 五、 从农药类型来看,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推动农药出口贸易的增长;六、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推动农药出口贸易增长;七、从大洲来看,北美洲、非洲、南美洲等洲推动农药出口贸易增长; 八、前十位出口的国家中,美国还是继续保持第一位出口国的地位,增幅达20.8%,比平均8.6%的增幅高出10多个百分点;巴西增长了26.9%,继续保持第二位的出口国的地位。 就农药进口情况而言,与出口情况一样,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农药进口的增长,进口价格上涨了20.9%。原药的增长比制剂增长快,原药增长14.7%,进口来说仍以制剂为主,制剂进口的占比是70.6%,但是这个占比在缩小,从74%下降到71.6%。从剂型上来看,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增长推动进口农药增长。杀虫剂和杀菌剂推动农药进口的增长。杀菌剂增长16.7%,杀虫剂增长22.0%,进口仍以杀菌剂为主,该比例在持续的增加,从40%增加到45.1%,杀虫剂的进口占比从32%增加到38%。 最后,吴处长表示,2019年我国农药进出口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该增长有望得益于如下四大优势:一、 农药进出口贸易环境在持续的优化。二、农药生产企业正在积极培育竞争优势,不断开发创制农药品牌,不断运用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工艺,积极拓展国际营销的网络。三、农药国际交流合作在持续深化。 四、农药进出口管理与服务也会更加精细。 加拿大 Hanson 工业公司的韩书友博士介绍道,加拿大属于全球第八大农化市场,有18亿美元的市值。加拿大的主要作物有麦类(小麦,大麦,燕麦)、油菜、大豆和玉米。油菜和小麦集中在草原三省,大豆和玉米主要种植在安省和魁省。土豆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加拿大是世界上的小麦生产大国,面积为880万公顷,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除草剂,比如草甘膦,唑啉草酯,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2, 4-D和氟唑磺隆等。全世界1/4油菜种植在加拿大,面积为931万公顷。油菜上用的除草剂有草铵膦、草甘膦、烯草酮、双氟磺草胺、甲氧咪草烟、咪草烟等。加拿大所有的油菜都是转基因油菜,四成抗草甘膦,六成抗草铵膦。一般来讲,加拿大每年需要4,000吨折百的草铵膦,是世界上第一草铵膦大国。为满足抗草甘膦油菜,大豆,玉米等作物需要,加拿大每年需要3万吨折百草甘膦,其中有5,000吨折百草甘膦直接或者间接的来自中国。 加拿大农药市场是典型的制剂市场,因为加拿大没有合成原药能力,制剂厂也就几家,农药全靠进口,产品登记有数据补偿门槛。这些外在条件使得加拿大市场相对规范,没有假货,农药经销商的利润也相对丰厚。 总体说来,加拿大由于寒冷,病虫较轻,草害很重,所以除草剂占其农药总市值的65%-70%。 草甘膦和草铵膦是重中之重。目前,精异丙甲草胺、双氟磺草胺、草铵膦、啶酰菌胺、乙烯利、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锰锌都没有数据补偿,可以提交登记。其它市场前景很好的品种有炔草酯、烯草酮、唑啉草酯、嘧菌酯、2,4-D、百菌清和莠去津。尤其是唑啉草酯,加拿大使用量最大,该产品今年3月份化合物专利将过期。 英国Kynetec公司的Nomman Ahmed博士介绍道,整个东盟的农药市值达到25亿美元,其中越南、泰国占据50%左右。如果从终端市场来计算,越南大概占据1/3的市值,泰国,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缅甸农化市场也在不断崛起,增速迅猛。就作物而言,水稻是仍然是该地区的支柱性作物,其用药市值大约是7亿美元,占据总体用药量的26%,其次是蔬菜,水果等。从用药水平来看,东盟目前仍然是比较低端的市场,跨国公司占据36%的市场份额。但是,有几个区域像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在高价值农化品的应用方面,市场潜力巨大。从近三年的农药进口情况来看,东盟地区50%的植保产品来自中国,其次是印度,但是贸易额方面来看,印度增速已经赶超中国。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胡奕俊先生指出,农药行业呈现周期性特点,近年来整个农药行业经历了大的起伏,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以及2017年下半年,每个节点有突发性的因素,但是环保因素仍然占主导地位。我认为整个周期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价值的回归期、 成本传导期及行业整合期。 对于未来农药行业的发展,胡奕俊认为会呈现如下特点: 其一、成本传导会加速,行业集中度会提高。农化行业资源加速流向已掌握优势资源的企业,龙头效应凸显;其二、如果无法扩展产业链,就由大而全转型小而精;其三、原药企业已经明显在缩减,未来行业竞争压力更多集中在制剂企业;其四、环保高压有望继续促进行业的发展,国际竞争加剧,尤其是印度市场对我国市场冲击明显。 针对中国农化行业面临的新形式,上海农驰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高连华先生指出,农药创制从六大跨国公司,到日本,到现在基本上绝大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到专利后时代。中国面临环保的压力,蓝天保卫战,新的农业管理条例,印度制造带来新的农药政策,对中国进入印度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中美贸易摩擦,巴西登记,大吨位农药的禁用,新技术对农药行业的挤出效应,比如澳大利亚一些国家出现了除草机器人,再加上咱们国内如火如荼的无人机喷洒,都会对农药产生挤出效应。 基于上述,高连华认为,中国农药企业未来发展路径,其一是上游一体化,其二是下游一体化,然后是创造。 中国农业企业在国际化当中会有哪些路径呢?一是产品国际化;二是贸易的国际化;三是制造的国际化;四是供应链国际化;五是专业服务的国际化;六是资本的国际化;七是品牌的国际化。 来源: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过去的20年,是全球化工行业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农化行业快速发展的20年,20年来,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1999年的5548亿元,增长到2018年16.4万亿。中国肥料行业从1999年110亿元,增长到2017年3080亿元,并且创新能力日益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中国高质量发展都在深刻改变着中国农化产业的面貌,引领着中国农化行业发展的新希望和新未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在昨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及植保展览会(CAC 2019)主题大会向与会者总结了中国农化行业过去20年的发展变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了中国农药化肥行业发展的情况:2018年我国农化行业转型升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淘汰落后化肥产能严重过剩的目标任务,出现了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的层面。2018年我国化肥总产量5459.6万吨,同比下降5.2%,农药产量208.3万吨,同比下降9.5%。农化产品的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农化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 农化行业的创新水平明显提升,在技术、装备、工艺、环保以及绿色农药创意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另外,农化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我国农业化肥仅仅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装置规模和集中度,自动化控制能力和产能利用率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最后一点,农化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行业发展逐步告别了单一卖产品的方式,产品+技术+服务的方式越来越明显,目前不少化肥企业已经能提供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仓促、配送等全程服务,并我进一步向更深层次的农业金融、农产品物流和销售平台拓展。 李寿生也介绍了未来农化行业面临的挑战,并预见未来几年化肥、农药农业使用量还会保持总量下降的趋势,同时国家对化肥、农药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化肥、农药企业提出了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等一系列新的挑战,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剧烈,技术创新更加迅速,效率管理更加精细,安全环保更加严格,企业内生增长的压力和动力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今年是CAC 展览会成功举办的第二十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副会长马春艳向与会者汇报了CAC 20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20年的发展,本届CAC的参展企业已经达到1475家,是1999年首届展览会的21倍,累计参展商超过13000家次。经过20年的发展,本届CAC展厅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是1999年首届展览会的40倍,累计展出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展览会也从展示传统的农药和化肥到目前的八大展区,展示农药及中间体、新型肥料、农用航空、农业灌溉、种子贸易及处理技术、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等等,打造了全产业链的贸易合作的一站式交流平台。20年来CAC累计举办各类专题会议一百多场次,参会人数达到3万人次。在这20年间,CAC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年来共有超过20个国家10万人次的采购商参加。随着CAC国际影响力提升,前来的不仅是采购商,更有参展商参展。20年,国外展商累计达到一千多家次,CAC发展成为全球农化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 除展览之外,CAC也助力了行业发展,拿新型肥料的出口举例,CAC推进了近几年来以水容为代表的新型肥料的出口,目前已经出口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CAC还促进了中国农化行业的创新发展,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全球行业的广泛交流。 最后,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的CAC奖评选活动依旧没有缺席,并将大会推向了高潮。本届CAC奖在有原有的中国农药出口前20强,海外市场拓展奖、肥料优秀出口商的基础上,特别设立CAC 20周年纪念奖,分别为CAC终身专家、CAC创始奖、CAC共创奖和CAC卓越贡献奖。获奖企业和个人如下: 2018中国农药出口前20强 2018肥料优秀出口商 2018海外市场拓展奖 CAC共创奖 CAC卓越贡献奖 个人奖项 来源: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中-印农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机会的研讨会在新加坡成功举办 中国农化行业正在经历史上最严苛的环保整顿,印度农化行业迎来了非常有利的快速发展机会,同时也滋生出前所未有的中印企业牵手合作的良好契机,尽管中印农化企业一直以来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在行业大背景不断发生着重大改变的今天,已然显露出许多两方合作的基础和优势,这是在太平洋科农公司主办的‘中-印农化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机会的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息。该会议于2019年2月22日在美丽的新加坡举办,来自中国、印度以及其它地区的30余家企业和协会出席了会议。该研讨会被与会者认为是一个想到、并且做到了前面的很好尝试,为中印企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交流机会,并为两方未来可能展开的合作奠定了非常好的信息互通、加深了解的基础。 中国:环保趋严,核心供应地位优势减弱 “中国农药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来自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李钟华秘书长谈道:“从生产方面来讲,全国各地对化工园区的停产停工整顿使得农药供应非常紧张;从经营方面看,受环保督察、企业停限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从使用方面来看,农药使用零增长、高毒农药管控措施日趋严厉。在过去的5年,中国已经有60多家企业被淘汰。”李秘书长认为中国的环保管控在未来还会越来越严。 太平洋科农公司的总经理廖昌胜先生在演讲中(代表因故未能出席的上海泰禾市场部经理谭伟先生)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农药企业面临的困境:“2015年开始的环保风暴截止2017年末,已导致数百人被捕,数千人受到行政处罚,罚款金额高达约2亿美元。2018年开始的环保督察“回头看”更是导致更多企业被处罚,甚至有些直接遭遇淘汰。由于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且原材料大多数来自于化工行业等因素使得农化行业面临比其他行业更为严峻的挑战。国家十三五期间对农化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整顿要求,到2020年,中国的农化企业要比2016年减少30%,50%的工厂需要进化工园区。” 廖先生还给出了产品供应方面的一些数据,2018年1-10月,中国2,4-D的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10月份的离岸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嘧菌酯的出口量下降了10%,离岸价格增长了50%;百菌清的出口量增加20%,离岸价格增长了20%;草甘膦出口量变化不大,但离岸价格增长了23%;百草枯出口量减少9%,离岸价格增长了20%。许多企业遭遇有单无货的情况。 印度: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机会日趋成熟,期待迎来更快发展 印度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农化市场,年销售额约为45亿美元,约60%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40%出口国际市场。印度农化市场有望以8.6%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5年达到81亿美元。目前印度大约有125个农药原药生产企业,800多个制剂加工商,45000个分销商。“印度农药生产企业的数量远低于中国,其中只有一半的企业进行了后向整合,其余的企业没有采取此策略,只在印度本土市场比较活跃。”Meghmani Organics公司的Ankit Patel谈到。 Krishi Rasayan 的总经理Mr. Atul Churiwal提到印度的农化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和快速的发展,印度农民的购买力在逐渐增强,对专利产品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制剂和混剂产品的购买意愿和承受能力都有很大改善,对增加产量和农产品质量也更加关注,因此低残留,更环保的高品质杀菌剂、生物刺激素和作物营养产品也逐渐被更多农民接受。另一方面,印度公司在品牌建设和差异化服务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他们正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为了减少对基础中间体的依赖,也在积极地进行后向整合,加大对环保和自动化设施的投入。 “以前跨国公司基本只从中国采购农药,但现在由于中国的环保问题,他们开始把采购目光转向印度。在印度,政府对农药生产没有政府行为的投资,这给了私营公司投资的机会。”Ankit Patel 说道,“中国的化工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40%,因此,中国出口哪怕一点点的下滑都会为印度的出口带来巨大的机会,因为印度作为化工产品的替代供应商正在崛起。印度化工行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部分,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帮助化工行业发展,比如在基础建设,原料供给,复杂的税收和关税结构方面。莫迪总理提出的‘Make in India’措施有利于促进投资,培育创新,加强技能发展,创建先进的生产设施。不过环保、安全和健康问题依旧是挑战,因为印度政府也在关注零排放的概念。此外,印度农药登记的合规越来越严格,这有利于减少竞争,但是也会对新进入的公司造成阻碍。” 在中印企业各自面临的问题当中,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孕育,廖先生说道:“中国和印度企业处于竞争 - 合作的态势当中,中国公司需要减少工厂停工停产带来的影响,而印度公司和其它地区的企业正在抓住机会。全球的买家都在寻找可以替代中国的供应商,印度企业正在加紧生产,希望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印度的原药生产企业数量少,比较集中,在一些特殊农药和技术方面有竞争力,高关税和严格的登记法规鼓励了本地生产。他们进口中间体进行最后一步的加工合成,但是缺少关键的原材料和基础工业,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印度企业正在面临的问题是中国企业与之合作的契机。” 印度农药工业协会的主席Pradip Dave也认为中印企业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全球农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Coromandel International公司的A. Kuppusamy博士对中印可能的合作机会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长期的原材料供应方面的合作;加强新制剂或者新混剂开发方面的研发合作,在原药生产登记(TIM)方面加大投资;2016-2020年期间过专利的产品市场有58亿美元,中印企业可以在这些产品方面展开联合开发合作;另外两方也可以尝试在新技术方面(例如农业无人机)展开更多合作。 印度的投资环境有利于中印企业的合作 来自印度Bhatia & Bhatia公司的Anant Bhatia先生就印度的投资环境做了详细的分析。 为了响应莫迪总理‘Make in India’措施的号召,印度在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印度的EPCG计划有助于促进货物进口到印度,以生产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提高印度的出口竞争力,达到出口标准的企业可以享受该政策下的税收减免。另外,达到出口量标准的企业还可以享受政府的退税政策,退回的资金可以用于企业的生产。此外,印度还有一个MEIS计划,企业通过一些有许可的贸易商进行出口,可以享受部分退税,额度大约为3%-7%。 另外,为了支持创建企业和鼓励创新,在印度存在很多的特殊经济区,在这些地区的企业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比如企业税可以降低一半,省下来的钱可以再做投资;很多州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免除了很多企业的税负,有的还会有一些保险,现金回馈等奖励。 政府也在积极地提高执政水平,比如简化申请公司,颁发执照的程序;提供更完善的污染管控机制;采用更多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等等。在法规监管方面,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与企业相关的增值税、关税、进口税、专业税等十余项间接税种统一为消费税,大幅简化或优化了目前的商品及服务税制。 当然,除了谈到印度投资环境的积极面之外,Anant Bhatia针对国外公司投资的问题,也提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保障机制要做到位,重视合作协议里的退出条款等等,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成功案例 – 印度百金合资公司 上海百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牛发昌分享了Indofil Industries 公司和上海百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成立合资公司的成功案例。 上海百金化工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二硫化碳生产商和供应商,拥有最完整的工艺、最全面的技术、最大的生产规模。Indofil Industries是印度一家以研发为导向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凭借农化品及特种化工产品生产立足市场。二硫化碳是Indofil核心产品代森锰锌的中间体,Indofil一直是上海百金的重要客户,由于二硫化碳从中间运送到印度运费较高,而且二硫化碳易燃易爆,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此外,上海百金也有布局印度市场的需求,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两家公司于2011年在印度成立了合资公司 – 印度百金,该公司是第一家在印度成立的中印合资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印合资企业的成功典范。 牛总还向来自中国的意向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如:深入了解印度国家政策及市场需求,理性投资;坚守底线,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向;以诚信为理念,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加强文化交流及融合;要有包容的态度和克服苦难,做好长期持久的心理准备,因为投资回报期可能比想象的时间要长;防范风险,做到有备无患。 中印企业合作需要良好的媒介 太平洋科农的廖昌胜先生曾供职于多个跨国公司,在农化行业里有着40多年的从业经验,并于20年前创建了太平洋科农公司,在产品贸易、企业投资和分销模式等领域进行过许多尝试。2016年,太平洋科农公司推动了法国InVivo集团和巴西CCAB Agro的成功并购,并开始将企业并购咨询作为公司一项重要的业务。借着此次会议的举办,廖先生也向与会公司表明太平洋科农可以在企业的并购方面提供信息调研、项目评估、公司联络、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来源: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
11月13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第六届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与应用交流会在郑州盛大召开,会议就植调剂的登记管理新要求、新动态、进出口形势以及新产品创制及作物应用技术等相关内容展开研讨和交流,会上了解到,2017年新增植调剂登记产品124个,原药21个,制剂产品103个,涉及39个有效成分,比2016年的登记数量猛增223%,除乙烯利、赤霉酸、抗倒酯、多效唑、噻苯隆等常规产品登记外,氯化血红素、二氢卟吩铁和糠氨基嘌呤等新产品。本次会议得到了郑州农达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义乌市皇嘉生化有限公司和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业内人士参与了本次会议。 300余人的会议现场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永泉表示,植调剂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要正确认识其作用机理和调控规律才能发挥最大功效,通过调控作物生长,引入植物健康的预防理念,增强植物抗虫、抗病、抗逆特性,植调剂作为高产优质高效农药的一项技术措施,必须正确并合理使用植调剂,才能起到改善品质、增产增收、且不影响农产品的安全性。协会要与企业一起共同倡导正确使用并推广植调剂,通过产品宣传、推荐、示范、评选、展示和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将好产品推荐到基层。 刘永泉(左)李根林(右) 河南省农业厅农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根林表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也是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大省,全省现有农药生产企业165家,年产农药(折百)2.6万吨,有农药经营单位3.5万多家,农药管理工作繁重,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业方兴未艾,尤其是复硝酚钠、胺鲜酯、赤霉酸、甲哌鎓和调环酸钙等产品迅速发展起来,以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节本增效和提质增产等多方位特点,逐步被农户认可。农药管理将继续积极倡导防控措施绿色化,药剂选择环保化、病虫害防治实现统防统治,切实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药政管理处嵇莉莉研究员表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植调剂登记总数927个,涉及55个有效成分,其中原药174个,制剂753个,而2017年新增植调剂登记产品124个,原药21个,制剂产品103个,涉及39个有效成分,比2016年的登记数量猛增223%,近两年植调剂登记新品种包含用于番茄和马铃薯的氯化血红素、油菜上的二氢卟吩铁和水稻上的糠氨基嘌呤。 嵇莉莉(左)曹兵伟(右) 嵇莉莉表示,从登记数量来看,植调剂在农药登记产品中仅占3%,占比较小,但使用范围广,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果树、林木以及特色小宗作物等,经济作物登记的产品多于粮食作物的登记产品。由于植调剂单位面积用量少,对使用技术要求高,对作物存在使用风险,所以一定要按着专业技术人员和规定使用剂量来使用。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际交流与服务处曹兵伟高级农艺师表示,植调剂出口从2017年开始大幅增长,2017年出口植调剂的金额比上一年增长37.48%,而2018年1-9月,植调剂的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52%,其中出口原药占七成左右,以乙烯利、赤霉酸、抗倒酯、多效唑、噻苯隆和S-诱抗素等常用植调剂为主,出口制剂和进口植调剂的数量金额有限,数量较少。 段留生(左上)丁伟(右上) 谭伟明(左下)肖浪涛(右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植物生长调节剂专业委员会主任段留生系统介绍了已开发应用的胺鲜酯(DTA-6)、植物抗逆诱导蛋白、黄腐酸和寡糖类等植调剂的作用机理,又对全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创制与分子靶标、植物激素合成/代谢酶以及植物激素受体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性的内容。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导师丁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谭伟明、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肖浪涛教授和各企业代表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各类作物上的应用及产品特性做了主旨报告。 会议现场 来源:中国农资报道网
膳食纤维饮料知多少
2021-04-14
抗性糊精的生产格局
2021-04-06
抗性糊精新生产商——健隆生物
2021-03-29
抗性糊精在食品中的应用
2021-03-25
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发展潜力巨大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订阅行业新闻 不要错过我们的每日更新
会员权益
邮件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