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中国化工行业面临政策压力与日俱增,环保压力未停,安监风暴再起。2018年以来,由于安全事故频发,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有史以来最严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以全国排名第一的农药生产与出口大省——江苏为例:
2016年以来,江苏省化工企业经历了多轮整改、限产和停产,短则一周,长则半年。
2017年全年,江苏省关停并通过验收的化工企业达1421家。
受2017年12·9连云港车间爆炸事故影响,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江苏省化工企业大面积停产,到2018年年底,陆续有企业复产。
今年3月,江苏响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随后,盐城市宣布决定彻底关闭响水化工园区,江苏化工迎来大整治。
此后,河北、山东、浙江、湖北等全国多个省份也纷纷开启了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检查,化工项目审批、建设、投产、运营的监管力度更是空前严格。
化工企业面临的环保安监压力空前,不少行业人士甚至高呼,“安全”与“环保”已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政策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农药产量持续下降,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农药生产总量快速持续下降。2018年,中国农药总产量约214万吨,与峰值相比在短短3年之间内下跌近一半,回落到10年前的水平。
中国农药产能的剧烈萎缩使得部分买家将目光转向印度,刺激印度农化品出口份额大幅上涨。印度Sunidhi Securities& finance公司咨询师Rohit Nagraj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2017财年印度农化品出口价值总额约18.5亿美元,2017-2018财年大幅增长12.6%至20.8亿美元。从印度近几年农药总产量来看,2016-2017财年与2015-2016财年基本持平,均维持在20万吨以上。
Heranba公司国际市场经理Prakash Kumar先生曾向AgroPages表示,由于中国生产限制,部分农药产品的采购已经转移至印度,农药价格也由此上涨。过去3-4年,Heranba的销售额一直以20%-25%的速率增长。但是,受中国供应影响,印度企业同样也遭遇到了产能损失,因为生产原药所需的部分核心中间体来源于中国。
化工行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帮助化工行业发展,包含基础建设,原料供给,复杂的税收和关税结构等方面。近年,中国企业面临的环保安监压力与日俱增,印度企业则希望抓住此次机遇,得到更快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印企业合作的机遇悄然来临。
对中印企业之间的投资合作这一议题,Prakash Kumar表示,据他所知,许多中国公司已经开始非常积极地探索这一可能性了,“我们对于这种合作是持开放态度的,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和产品来帮助中国企业共同渗透印度和全球出口市场”。Rohit Nagraj认为,如果中国公司能够和印度公司在中间体生产方面进行合作,那么这些产品的价格波动将会逐渐平稳,供应也将更加稳定,能够为全球的农化客户产生更多的价值。
印度农药工业协会的主席Pradip Dave也认为中印企业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全球农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来源: AgroPages (世界农化网)